跳到主要內容

教學大綱 / 經濟學(一)

復興商工 資料處理 科教學大綱

科目名稱:  經濟學Ⅰ           年級 召集老師: 紀雅玫

一、教學目標:

1.瞭解經濟學之意義及基本知識

2.培養邏輯分析及數量分析之能力

3.能瞭解經濟與切身生活的的關聯性或重要性,如:生活滿足與景氣循環、資源使用的社會責任與市場供需均衡等議題

4.能運用經濟知識思考與解決問題的能力,如:分配稀有資源、需求選擇、發展自我人力資本的能力,以因應個人與商業組織未來所需

二、學分數: 每週    4    小時(   4   ×  16  週=   64   小時)

三、參考資料:教育部99課程綱要

四、先修科目:商業概論

五、教學大綱:

進度

週別

教學節數

教學單元主題

教學內容綱要

備註/作業

8

1.緒論

1.經濟知識在現代社會的重要性。 2.經濟問題的產生與解決。

2.1經濟問題發生的原因。

2.2基本的經濟問題。

3.經濟學的意義與成立。

3.1經濟學的意義。

3.2經濟學的成立。

3.3財貨與勞務。

4.經濟學的種類及研究方法。

4.1經濟學的種類。

4.2經濟學的研究方法。

5.經濟資源的配置。

5.1機會成本。

5.2如何作選擇。

5.3效率。

6.經濟制度簡介。

6.1控制經濟制度。

6.2市場經濟制度。

6.3混合經濟制度(包含民生主義

的經濟制度)

作業一

16

2.需要與供給

1.需要與需要法則。

1.1需要的意義。

1.2需要的種類。

1.3需要法則。

2.需要量變動與需要變動。

2.1需要與需要量。

2.2需要量變動。

2.3需要變動。

3.供給與供給法則。

3.1供給的意義。

3.2供給的種類。

3.3供給法則。

4.供給量變動與供給變動。

4.1供給與供給量。

4.2供給量變動。

4.3供給變動。

5.需要彈性。

5.1需要的價格彈性。

5.2需要的交叉彈性。

5.3需要的所得彈性。

5.4決定需要彈性大小的因素。

6.供給彈性。

6.1供給彈性的意義。

6.2供給彈性的類型。

6.3決定供給彈性大小的因素。

7.市場均衡與價格機能。

7.1價格機能。

7.2均衡價格與數量。

7.3供需變動的影響。

8.政府對市場價格的干涉。

8.1價格干涉。

8.2課稅與補貼。

作業二

 

 

第一次月考

 

 

10

3.消費行為的研究

1.慾望與消費。

1.1慾望的意義與特性。

1.2消費的意義與種類。

2.效用的意義與法則。

2.1效用的意義。

2.2邊際效用遞減法則。

2.3邊際效用與總效用之關係。 2.4價值與價格的矛盾。

3.消費者最大滿足的決策。

3.1邊際效用均等法則。

3.2消費者均衡。

4.消費者剩餘。

5.家庭消費定律。

5.1恩格爾法則。

5.2恩格爾係數。

6.消費者主權及消費者保護運動。 6.1消費者主權。

6.2消費者保護運動。

作業三

8

4.生產理論

1.生產的一般概念。

1.1生產的意義與種類。

1.2生產要素。

2.生產者剩餘。

3.生產函數。

3.1短期生產函數與長期生產函數。

3.2報酬遞減法則。

3.3 TPAPMP的關係。

4.生產三階段。

5.人口論。

作業四

2

5.成本理論

1.成本與利潤的觀念。

1.1成本的意義與種類。

1.2利潤的意義與種類。

 

 

 

第二次月考

 

 

8

5.成本理論

2.短期成本。

2.1短期成本結構。

2.2ACAFCAVCMC的關係。

3.長期成本。

3.1長期成本結構。

3.2長期平均成本曲線。

3.3規模報酬遞增、遞減與固定。 3.4外部經濟與外部不經濟。

作業五

4

6.市場結構與廠商收益

1.市場結構的類型及特徵。

1.1市場的意義。

1.2市場結構的類型。

1.3完全競爭市場的意義與特徵。 1.4完全獨占市場的意義與特徵。 1.5獨占性競爭市場的意義與特

徵。

1.6寡占市場的意義與特徵。

2.廠商的收益。

2.1收益的種類。

2.2完全競爭市場廠商的收益情形 2.3完全獨占及不完全競爭市場廠

商的收益情形。

作業六

8

7.完全競爭市場產量與價格的決定

1.廠商的短期均衡。

1.1最大利潤與最小損失。

1.2廠商的短期供給曲線。

2.廠商的長期均衡。

2.1長期均衡的調整過程。

2.2長期均衡的條件。

3.完全競爭市場的評論。

作業七

 

 

期末考

 

 

六、評量方式:採多元評量方式:

1.配合授課進度,進行單元評量及綜合評量,以便及時瞭解教學績效,並督促學生達成學習目標。

2.評量內容應兼顧思考、理解、記憶、應用及綜合分析。

3.學生成績採多元評量,紙筆測驗(定期三次、隨堂測驗至少五次)作業至少二次、口頭評量至少一次及上課綜合表現(如:合作學習、教材攜帶...等)。

七、教學注意事項:

1.除了介紹經濟學基本概念與理論外,並隨時配合學生所熟悉的生活經驗或時事來輔助

課程內容,以利學生學習,期使學生能具備現代生活中應有的經濟知識。

2.關心班級弱勢學生,提供教學資源,加強補救教學。

八、教學要點:

A補充教材:自編講義、學習單

B教學實施方法:講述法、問答法、合作學習

C教學媒體資源:商管群科中心網站、教學光碟

D教學相關議題:消費者權益、食安議題、企業道德

          

 

時間類別單位標題發佈點閱
跳至網頁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