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爲儒家思孟學派的代表著作,原爲《禮記》之一篇,一般認爲它出於孔子的孫子子思(前483-前402)之手。據《史記·孔於世家》記載,孔子的兒子名叫孔鯉,字伯魚;伯魚的兒子名叫孔伋,字子思。孔子去世後,儒家分爲八派,子思是其中一派。荀子把子思和孟子看成是一派。從師承關係來看,子思學於孔子的得意弟子之一曾子,孟子又學於子思;從《中庸》和《孟子》的基本觀點來看,也大體上是相同的。所以有“思孟學派”的說法。後代因此而尊稱子思爲“述聖”。不過,現存的《中庸》,已經經過秦代儒者的修改,大致寫定於秦統一全國後不久。所以名篇方式已下同於《大學》,不是取正義開頭的兩個字爲題,而是撮取文章的中心内容爲題了。
早在西漢時代就有專門解釋《中庸》的著作,《漢書·藝文志》載錄有《中庸說》二篇,以後各代都有關於這方面的著作相沿不絕。隨着義理之學的興起,中庸學在宋代穫得空前發展,北宋宋學發展時期的各學派都曾對《中庸》進行過研究或注釋,影響最大的還是朱熹的《中庸章句》,特别是經由程朱理學派的推崇尊奉,《中庸》單獨成篇,並列爲“四書”之一,對封建社會中後期的元明清各代產生重大而深遠的影響。
《中庸》一書最初並非獨立成篇,而是作爲《禮記》中的第31篇,一直未引起曆代注疏家注意。秦始皇焚書坑儒後,儒家典籍喪失殆盡。西漢宣帝時,戴聖從秦漢以前各種禮儀論著中輯錄了《禮記》49篇。《禮記》問世後,雖有人整理注釋,但因主要是典章制度書籍,亦未能引人重視。直到唐代韓愈、李翱強調《大學》、《中庸》是與《孟子》同樣重要的“經書”,《中庸》才得到重視。
到了宋代,理學家程顥、程頤大爲尊崇《中庸》,看成“孔門傳授心法”。理學家朱熹將《中庸》從《禮記》中抽出來,重新校定章句並作注釋,殫精竭慮完成《四書章句集注》,強調《中庸》“提挈綱維,開示蘊奧,曆選前聖之書,未有若是之明且盡者也。”這是對《中庸》的極高的評價。可以說,四書並行實在是繼五經立於學官之後中國學術思想史上的又一件大事。
元朝恢複科擧,以《四書集注》試士子,懸爲令甲。從此,《四書集注》成爲科擧士子的必讀“經書”和科擧考試的標准答案。明永樂帝敕撰《四書大全》,四書與五經共同列爲經書,從此,《四書》確立了其儒家經典的地位,而理學則成爲官方哲學。源自於《禮記》的《中庸》和《大學》在歷史文化中不斷調整的位置,終於被最終確立爲中國思想史上的經典文本。
一般認爲,《中庸》的價值遠遠超過《大學》。朱熹上承程頤之說而發揮說:“《中庸》何爲而作也?子思子憂道學之失其傳而作也。蓋自上古聖人繼天立極,而道統之傳有自來矣。其見於經,則‘允執厥中’者,堯之所以授舜也。‘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厥中’者,舜之所以授禹也。堯之一言,至矣盡矣,而舜複益之以三言者,則所以明夫堯之一言,必如是而後可庶幾也。”
《中庸》全書33章,共3545字,其旨不僅關涉思維論,德行論,還關涉天地人生本體論,是孔子門生傳授心得體會和關鍵方法的重要著作。從方法論上看,《中庸》最初隻強調“中庸”原理,並且把這一原理分開闡釋,最後又回歸到“誠”這一根本道理上來。孔子的中庸思想強調“尚中”的“無過無不及”;注重“時中”的“無可無不可”;堅持“中正”的正當“禮義”,追求“中和”和諧之美。這使得“中庸”學說的思想核心指向“誠”。這意味着,人們如果違背了誠之性,變成了偽善者,那麼社會就將大亂。這個道理充滿天地之間,而又深藏於人心之中。隻有善於細讀的人在玩味探索後,穫得真知灼見,才能深刻地洞悉中庸之道。在某種意義上可以說,中庸之道所標擧的“誠”,對一個人來說,是一輩子都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寶藏。對一個社會而言,同樣是保持和諧共生的重要精神内核。
中庸之道的理論基礎是天人合一。通常人們講天人合一主要是從哲學上講,大都從《孟子》的“盡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則知天矣”(《盡心》)講起,而忽略中庸之道的天人合一,更忽視了天人合一的真實含義。天人合一的真實含義是合一於至誠、至善,達到“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唯天下至誠,爲能盡其性。能盡其性則能盡人之性;能盡人之性,則能盡物之性;能盡物之性,則可以讚天地之化育;可以讚天地之化育,則可以與天地參矣”的境界。“與天地參”是天人合一。這才是《中庸》天人合一的真實含義。因而《中庸》始於“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而終於“‘上天之載,無聲無臭。’至矣”。這就是聖人所要達到的最高境界,這才是真正意義上的天人合一。天人合一的天是善良美好的天,天人合一的人是像善良美好的天那樣善良美好的人,天人合一就是人們自覺修養所達到像美好善良的天一樣造福於人類和自然理想境界。
關於《中庸》的大體結構,朱熹寫了一篇《書<中庸>後》加以說明:"右《中庸》一篇,三十三章。其首章,子思推本先聖所傳之意以立言,蓋一篇之體要。而其下十章則引先聖所嚐言者以明之也。至十二章又子思之言,而其下八章複以先聖之言明之也。二十一章以下至於卒章,則又皆子思言之,反複推說,互相發明,以盡所傳之意者也。"要而言之,其大體思路則是由天道與人道的一體性到"中和"之道,由"中和"之道到人的自我完成的内在根據的"誠"的理論,由"誠"的價值取向合外内之道,從而複歸於"中和"之道的"天地參",這就是《中庸》的思想理論過程和體系。參見圖示。
從《中庸》的基本結構中,我們可以看到,在《中庸》的思想體系里,從"天性道教"、"中和"、"誠"及"外内之合"四個不同層次的命題,基本完成了儒家身心性命的教育哲學的基本構架,形成了一個自圓自封的、自我解釋、自我完善的本體論、道德論(人性論)、教育論相統一的理論體系。在這個自我循環的圓圈里,本體論、道德論、教育論各自既是起點、出發點。又是歸宿、目的,從其中的每一個點出發,都能解釋整個體系的邏輯過程,它們互相包涵和反映着對方的一切,完成着理論的循環,這就是《中庸》所反映的儒家教育哲學的基本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