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蹟之情』-談古蹟建築的彩繪之美 史志宏 老師
認識古蹟,除了知道其建築形式、歷史典故之外,它的建築內外有著不少的雕刻及彩繪裝飾。這些裝飾,不僅增加了建築的華麗美觀,更透露出先人的智慧與趣味;而且,古代的建築藝師亦非常懂得在建築物的裡外,巧妙的運用一些圖騰形象,隱喻一些吉祥的句子或故事,讓裝飾更具意義;當然,除了牆面的圖像之外,上至屋頂,下到屋簷、門面,處處可見象徵忠孝節義、歷史故事、吉祥如意的裝飾圖案,而這些「裝飾」,除了可以增加建築物的美感之外,還具備著吉祥、風雅等象徵。這些建築裝飾,尤其在寺廟建築當中表現得淋漓盡致;現在,就讓我們好好來認識這些裝飾圖像,以及其中的歷史典故吧!
一、裝飾的圖像意義:可分為 1.諧音2.移情3.寓意4.神話5.傳說6.典故數種,藉由上述幾種形式,讓裝飾變得更有意義;而其中諧音的部份,有著有趣的意思,列舉部份如下:
1、鹿--(祿) 2、蝙蝠--(福) 3、花瓶--(平安) 4、橘子--(吉利)
5、鯰魚--(年年有魚) 6、柿子--(事事) 7、玉如意--(如意)(請見附圖1) 8、喜鵲梅花--(喜上眉梢)(請見附圖2) 9、旗球戟磬--(祈求吉慶)
二、裝飾的種類:裝飾的種類,有(一)彩繪(二)龍柱(三)石雕(四)木雕(五)交阯陶
(六)剪黏…..、等。本篇文章就臺灣常見的裝飾 -- 彩繪,做簡單的介紹:
◎彩繪:彩繪是寺廟中不或缺的裝飾藝術,是以各種色彩的油漆,對樑訪枋、斗拱、柱、牆、天花板等可見部位進行刷飾,並繪製出花紋、圖案、鳥獸及人物夠故事等。既能增添美觀,對木材構件又有防腐、防蟲、防日曬的保護作用;依施作分佈,可分為繪於門板上的門神彩繪、以及壁堵彩繪,和樑柱彩繪三種:
(1) 門神彩繪:門,有界定空間、過濾訪客、防禦等功能,同時也具備身份地位與禮俗的象徵意義。門神彩繪,是在門上繪製圖像,以嚇阻鬼魅的習俗,商周時代就有繪製門神的習俗,寺廟的門神除了可以阻嚇鬼魅之外,更是彩繪藝術的重點所在(請見附圖3)。常見門神有下列數種組合:
秦叔寶、尉遲恭(胡敬德):傳說唐太宗晚年時常作惡夢,後來命令相貌威儀的秦 叔寶、尉遲恭守在門外,才能安心入睡。後如於是把他們的長相繪製在門上避邪, 兩人通常都作髯鬚狀,其中秦叔寶為白面鳳眼執鐧;尉遲恭 為黑面環晴持鞭。
神荼、鬱壘:繪於中門,據『山海經』所載,兩人為黃帝所派的鬼門總管,專管陰間的鬼魂,形貌威猛,血盆大口,眼大如橙,手執鉞斧。
偉馱 、伽藍:為寺廟的護法及守護神,常繪於佛寺中門。偉馱為白面,手執剛杵;伽藍為黑面,手執鉞斧。
4、 四大天王:為寺廟的門神,又稱四大金剛,常繪於左右門,包括南方增長天王,手執長劍、東方持國天王,手持琵琶、北方多聞天王,手拿雨傘、以及西方廣目天王,身上纏蛇,隱喻「風調雨順」之意;四人的臉上顏色亦不相同。
哼哈二將:亦為寺廟的門神,常繪於中門。根據『三國演義』所載,二人為商周時期的將軍鄭倫與陳奇,原為死敵,死後同被勒封鎮守西釋山門,保護法寶。哼將為青面、閉口,手執蕩魔杵及乾坤圈;哈將為紅面、開口,手執降魔杵及定風珠。
文臣:多為土地公廟(福德正神)門神,或用於左右偏門與正門武將門神搭配;因土地廟等級較低,不能用朝官,僅能用官位較低的文官門神。其形象和武將不同,以賜福代替威嚇,手中常捧有冠、鹿、牡丹、爵〈酒器〉,意指「加冠進祿、富貴進爵」。
太監、宮娥:供奉觀世音或媽祖等女神的寺廟,左右偏門常以太監、宮娥為門神,手中執物與文臣相似,但太監無鬚,另一手執拂塵。
(2) 壁堵彩繪:多位於殿內兩側的牆面上,繪製時要在白灰牆體未乾之前進行,時間及水份的掌握很重要,考驗匠師功力。故事題材以人物為主,大多是歷史演義或者是佛經故事;因構圖面積大,匠師可以細膩的表現,更可完整表現平面彩繪的全貌。(請見附圖4)
(3) 樑柱彩繪:寺廟樑柱底色以朱色為主;朱色是宮廟樑柱專用的色彩 ;在樑柱彩繪裡,中脊樑多繪太極八卦、雙龍或雙鳳;橫長型的樑枋,除了人物題材外,亦有花鳥、瑞獸、山水、書法等,面積雖然不大,卻有豐富多變的表現;但是因為高度太高,以及香火煙燻的結果,常不易察覺。(請見附圖5)
看完了上述的介紹後,是不是對古蹟建築的彩繪裝飾所隱藏的傳統人文、民俗意義,有著深一層的了解呢?是否更加佩服先人的智慧與趣味呢!其實,有空時,好好認識這些傳統的東西,是一種對鄉土的關切與欣賞,也是身為現代「中華兒女」的歷史責任呢!好啦,這一回咱們就談到這裡。等下一次,我們再談談古蹟裝飾的其它部份,以及其有趣的歷史典故吧!
※參考書目:
一、說我家鄉/台北市政府教育局/86.6
二、三峽祖師廟建築藝術之美/李梅樹教授紀念館/86.2
三、古蹟入門/李乾朗、俞怡萍/遠流出版事業/88.10
四、廟宇樑柱與牆堵上的避邪物/謝宗榮/90.1
五、采風導覽/V托幫戲班/小志家族工作室/晨曦人文服務隊/90.12
六、南鯤魚身代天府/網站/91.12